2022年7月28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,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。此次会议释放了什么信号?与此前政治局会议表述有何不同?本文将对此进行简单分析。
此次会议延续429政治局会议表述,要求全面落实“疫情要防住、经济要稳住、发展要安全”。在7月25日举行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,习总书记也强调,“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、经济要稳住、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是一个整体,要一体认识、一体落实、一体评估。”
关于疫情防控,此次会议指出,“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,要综合看、系统看、长远看,特别是要从政治上看、算政治账。”在“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坚持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,坚持动态清零”的基础上,“出现了疫情必须立即严格防控,该管的药坚决管住,决不能松懈厌战”。伴随着传染性更强的新亚型毒株的出现,疫情仍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扰动。
关于稳经济,此次会议认为,“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,要保持战略定力,坚定做好自己的事。”会议强调,“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,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”,“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,着力稳就业稳物价,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,力争实现最好结果。”
关于发展安全,此次会议指出,“要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。要强化粮食安全保障,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,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化体系。要稳定房地产市场,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压实地方政府责任,保交楼、稳民生。要保持金融市场总体稳定,妥善化解一些地方村镇银行风险,严厉打击金融犯罪。要压实安全生产责任。”此前河南村镇银行事件引发舆论关注,此次会议单独提出村镇银行风险,将加速推进该事件的风险化解,同时可能会引发一轮中小金融机构的现场检查工作。未来金融行业从严监管是大势所趋。
稳中求进仍是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。此次会议强调,“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”,宏观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仍是扩大需求稳住经济大盘。
关于财政政策,此次会议强调,“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,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”。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额度是3.65万亿元,在去年12月提前下达1.46万亿元的基础上,今年3月已经将剩余的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额度全部下达地方。按照国务院要求,今年新增专项债券要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,并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。目前我国对地方政府专项债采用限额管理,专项债余额不得突破限额。2022年底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约21.8万亿元,截至2021年底还有1.5万亿专项债限额未使用。按照此次会议要求,一种可能是下半年专项债务额度可能会有所增加,从而实现“用足用好”的目标;另外一种可能是提前下达2023年度专项债额度并在今年发行。
关于货币政策,此次会议强调,“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,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。”此前国常会已经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,而2021年全年三大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规模为1.65万亿元,新增额度接近去年的一半,增加十分明显。加总来看,2022年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额度不会低于2.5万亿元,这将有力支撑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。此外农发行和国开行分别于7月20日、21日发起成立了基础设施基金,注册资本金均为100亿元。预计后续基础设施基金将继续发力,加大对于重点项目的融资支持。基建投资将会成为稳经济的重要抓手,预计全年基建投资增速不会低于8%。
关于产业链,会议强调,“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,畅通交通物流,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,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”。虽然中西部地区普遍财政收支压力较大,但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不会停止,中央投资项目会成为建设重点。
相比429政治局会议,此次会议删除了“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”等相关表述,因此后续宏观政策重心可能会放在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上来,推动原定政策靠前发力,增量政策工具的空间较为有限。
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2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2.5%。相比429政治局会议,此次会议删除了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标”的表述,改为“力争实现最好结果”。在7月25日举行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,习总书记还强调,我国经济韧性强、潜力大、活力足,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。7月19日晚,李克强总理出席世界经济论坛会议时也表示,“我们不会为了过高增长目标而出台超大规模刺激措施、超发货币、预支未来。”由此观之,今年我们还会坚持不搞“大水漫灌”,不会出台超常规的刺激政策。
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们就会消极不作为,此次会议还要求,“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。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,各级领导班子要以饱满精神状态开展工作,领导干部要敢为善为。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,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。”
在7月7日召开的东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,李克强总理就曾表示,“东南沿海5省市经济体量占全国1/3以上,财政收入占比近4成,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近8成,有力支撑了国家财力和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。要继续挑起国家发展、稳经济的大梁,发挥保障国家财力的主力作用。”
因此关于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,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,没条件的省份要“力争实现最好结果”。
此次会议延续了此前的表述,坚持“房住不炒”、“因城施策”和“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”。但此次会议新增了“要稳定房地产市场”的表示,同时要求“压实地方政府责任,保交楼、稳民生”。
近期停贷事件引发市场高度关注,很多人士也憧憬大规模的宽松政策来救助房企。但从会议表述来看,未来一段时间“稳定”仍会是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目标,大规模的刺激政策预期可能会落空。考虑到当前行业危机仍在蔓延,问题房企仍在增多,不排除出台某些定向措施从而缓释风险。即使是本周传言的建行房地产基金和郑州地产纾困基金,其政策重点仍然是探索如何纾困问题房企,进而实现保交付,而非再度刺激房地产市场。
此次会议提出“压实地方政府责任”,预计后续地方政府将在保交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。参考《郑州市房地产良性循环发展相关模式和建议》一文,棚改统贷统还模式尤其值得关注。我们认为,借助此次房企纾困,地方城投的保障房业务可能会顺势转型为商品房开发业务。
此次会议延续了此前基调,强调“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,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,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”。相比429政治局会议,此次会议新增表述——集中推出一批“绿灯”投资案例。同时此次会议还要求,“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,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,让国企敢干、民企敢闯、外企敢投”。伴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及专项整改的完成,预计平台经济将迎来一段复苏期。
此外会议还继续强调了民生保障工作,要求“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,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”。
总结看,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两手都会抓,两手都会硬,政策依旧会很积极。投资者可据此捕捉可能的投资机会。